佛學與宗教信仰


傾聽覺者的法音

十二緣起
四諦
三無漏學六波羅密
插圖 三法印(依法不依人)
(以戒為師)
八相成道
五時八教
十號
三寶
涅槃
佛性


契經


根本教法

《雜阿含經》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中阿含經》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增壹阿含經》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長阿含經》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自力般若

《妙法蓮華經》
《佛說法滅盡經》
《佛遺教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四十二章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乘入楞伽經》
《維摩詰所說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他力功德

《佛說無量壽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悲華經》


心識變現

《解深密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補充整理

持咒
景德傳燈錄選


插圖

推薦佛法網站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
漢文大藏經
報佛恩網


世智辯聰集

這裡存放的是頂多只能稱為善知識的世智辯聰,內容多有不可取之處,看看就好,請勿通盤接受。當然,並不是說這裡面寫的都是錯的,但畢竟是屬於偏執性認知的內容,無法彰顯佛法渡眾生的意涵,因此看的時候要多斟酌。或者說,這些只是滿足人類「知識」欲求的內容,屬於「妄我」的一部份,而佛法要緊的是破除我妄,因此本文內容另外放。


基本觀念:空、禪、定、中觀

「有」跟「無」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這個用言語加以意表反而更不清不楚的本質,名義上稱之為「空」。

也因此,要了解什麼是「空」,就要從觀察「有」跟「無」做起,當你體會到「有」跟「無」的本質無異,這樣的性質就是「空」。

所以空不是有,也不是無,禪家更說既是有,也是無,常常讓人對空感到混淆,但其實並不難理解。

然而,那也是因為你不應該去「理解」,因為理解是形於表面的事。你應該從「現實人生」去「體認」那本質才對!

人類隨著環境建立起自我,且隨時代演進建立不同層級的自我,亦即一個人假使出生在不同時代環境,會建立不同的自我;因此自我是相對而來的,並非有個絕對的自我。

在拋開自我時會顯現出人類真正的本質,這便是禪的境地,在自我以外,體驗那絕對的本質。

但若只是為了追尋另一個超然的自我,那就不是禪了!因為只是為了跳脫相對而來的自我,重新相對出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自我而已,但既然是相對而來的,那就不是絕對的本質。

我們習慣對人事物相起心動念,實際上,是諸相體本自清淨,心卻妄著相理,於中顛倒染迷。

修禪心者,任人事物相夢幻泡影而去,湛心旁觀,不念相理,自淨其趣。船過水無痕,不以為意,便是所謂定的境地。

中觀

蝸牛出現在人類所鋪的路上爬行,人類一不注意的話,就容易踩死蝸牛。於心不忍的人類,便可憐蝸牛無法了解到這是人類鋪的路,爬過來很容易死於非命。但以蝸牛的感官根器,根本不可能了解這樣的事情,所以只能繼續爬呀爬的爬到路上,然後多少被人類踩死。

然而,無論站在人類立場、還是蝸牛的立場,在探究「人類踩死蝸牛這件事」時,都是有所偏執的。例如人類探究說怎樣不要踩死蝸牛,蝸牛演化成不會爬往非泥沙的陸面,然而真正造成「人類踩死蝸牛」這件事的前因後果,顯然都不是雙方各自偏執而來的事項。

「中觀」就是跳脫兩造立場,不為眼前的前因後果所影響,而從另一種角度來探究「人類踩死蝸牛這件事」的共通處,藉以養成不攀緣的習性。(這裡值得注意的是,中觀不是究竟目的,而是藉由中觀的過程,來契入聖位。)

另外,再往上一個層次來看蝸牛被踩死的事。

人類在所做所為時,事實上也莽撞了天人所履行的規範,天人一不注意的話,就容易禍害人類。於心不忍的天人,便同情人類無法了解到這是天人渡化的法相,業造過來很容易飛來橫禍。但以人類的六根,根本不可能得知這樣的事情,所以只能繼續行諸作為時觸犯天條。

同樣的,無論站在天人的立場、還是人類的立場,在探究「天人降禍人類這件事」時,也都是有所偏執的。這就是為何中觀殊勝的地方,我們應該跳脫各自攀緣而來的心術、立場,來探究發生的事,因為無論站在誰的立場來看,都無法探究每件事背後真正運作起來的原理啊!


日常中的般若

真我、假我

並不是我在追逐世間功名利祿,而是追逐世間功名利祿而形成了我。

又,並不是真我在追逐世間功名利祿,而是追逐世間功名利祿而形成了假我。

追逐的人,和被追逐的事物,本質一樣,都是世間浮塵,轉眼雲煙。所以那個追逐的不是真我,而是假我,跟功名利祿是一樣虛妄的存在。

不把這樣的假我當真我,就能探究真我,還原本性。

我結、解脫

並不是有個「我」來獲得解脫,是從我這個結而解脫。

動靜之間

生命就跟藍天和白雲一樣輕鬆自在,只是輕鬆自在不在生命、也不在藍天白雲,而在生命與藍天白雲的動靜之間。

生命的意義並不重要,因為就跟藍天和白雲一樣,沒什麼特別的意義。重要的是人究竟是怎樣的存在?知道怎麼做人,與萬物在動靜之間和平共處、輕鬆自在~

念頭與本心

不讓念頭纏繞事物和想法而轉動,讓念頭處於空閒的狀態。

未開悟、未證果的我等世俗人,念頭是存在的,不會沒有念頭。

但念頭只是一種樣貌。若始終為世俗所轉所纏,念頭就永遠是念頭這樣貌。

讓念頭處在空閒、安定的狀態,不為事物纏繞、不為想法驅策,你就會因為念頭乾乾淨淨的,而能清楚端詳出念頭原來是怎樣的樣貌,而不再是念頭的樣貌,進而發現本心的樣貌:「原來本心就存在那兒。」

角色扮演

這世間,每個人其實都在角色扮演,扮演你希望成為的那種人,完成你希望的人生歷程。

所以你只是在扮演你而已,並不是你真正的本來面貌,也就見不到本然的覺性。

因此我們要放下我執,放下對我自己的執著。了解我所擁有的一切,都只是浮塵般,這一世揚起,下一世就吹散。這不切實際的事物,不值得執著。

放下我執,並不是叫你不要功成名就、不要尋歡作樂,你依然應該養家活口、可以買房買車。但是做這些事時,不要執著這樣的我是究竟的,要加上修行才究竟,撥點心力追尋自己本然面貌,不要只顧追逐功成名就。所以放下我執並不是要你折損些什麼,並不需要抗拒,純粹就是一種對世間有個正確的認識而已。

輪廓

越是修得博學聰明,就越是為自己形塑出博學聰明的輪廓。這輪廓就像界線,讓你有別於他人,在法界中劃分一個我相,與整個法相有所阻隔。

學佛應該是修得沒有輪廓,與他人或在法界中無所別才對,不該是產生博學聰明的輪廓,在法相中有個我相存在。

在法界中,應該沒有輪廓這條界線,以便融於法相之中。

這樣一來,便感受到澄淨光明的法性。

佛法修為在我執心少

看到政客、名嘴、網紅,為了派系立場互相責罵,我慶幸自己不用去做浮上檯面的人所做的那些事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我寧願當無用的人,也不願為了有用,而當造口業的人。

佛法修為不在見多識廣、眾人欽敬,而在沒有我執。我執心越少,修為越高。越有用的人,修為並不會越高,反而可能越低,因為我執心重。

所以不用過度表現自我給人家看、不用證明自己有多好,最好的狀態是沒人認識、不用證明些什麼,只管把我執心放下到越少越好。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隨順眾生就好。不要有前後輩分、不用有師徒之別,在沒有我執心的境地裡,不需要分高低,眾生平起。

世智辯聰

不是不能有世智辯聰,有世智辯聰不是孽。

但是要把世智辯聰放下,不執著為我。

這樣才是智慧,世智辯聰不是。

放下世智辯聰即見智慧,智慧即是放下世智辯聰。

器世間

對這世間,不愛不惡,不取不捨,非有非無。乃至非有非無生,非有非無死。

心不滯於形物,如是萬物中也不形以為心,以斯湛定之境為入門。

反過來講,你怎麼想,就怎麼成立。

雖然這亦不過是世間器,聖所不器,但凡人還是需器用之。


佛法修習

什麼是佛法

揭示眾生種種錯誤的認知,就是佛法。

你看佛經,了解到佛法,覺得這是佛道,然後其他的不是!但那只是這種方式正好契合人類而已,其實一隻蟲子飛過,而能參透到的法,說不定比你藉由文字所契合的更深,只是不契合人類,不曉得契合哪類眾生而已?因此,佛法不限於佛教的形式,其他宗教的形式也能闡揚佛法。

佛法並不是只存在於佛教,其他宗教也能找出與佛法契合的教義。所以,對基督教的人,就從基督教的教義,引導他放下我執,趣求解脫,而不是否定他的宗教,非要他改信佛教才能解脫。讓他繼續信耶穌基督,也能彰顯般若、了生脫死,才是佛法,不然就只是世間法。信不信釋迦牟尼、拜不拜觀世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釋迦牟尼的教法,他是否能參透?參透了,就不用計較他把一切歸於上帝而不是佛菩薩~

總之,佛法不是佛教才有,你所參透到的法,若不管用哪一種形式都能彰顯般若、破除我執,那就是佛法:「無關宗教!」不管信仰什麼宗教的人、乃至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契合的法,就是我們需要參透的法。除非是邪教,但地球上最多人信仰的幾大宗教,沒有一個是邪教!教義上其實都是在破我執(你不是你,而是上帝所造)、了生死(不要耽溺世間,你只是因為被伊甸園流放才住在這個世界),形式不一樣而已。

佛法根本的意義

很多人把佛法當作一門學問、或者一種高深的邏輯思維來研究,這並不是佛法的本質!

佛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你:「那些作為、那些習性,是基於錯誤的認知而來。」然後不要繼續錯下去,這才是佛法最根本的意義!

如果把佛法當作過人的學術,則是在追尋:「那表示有什麼對的地方可以持續下去。」這並不是佛法根本的意義。

釋迦牟尼佛給芸芸眾生的教誨,比較像是至親的叮嚀,而不是大師的艱澀學問。因此,不要把佛法想得太艱深,以為那需要過人的聰明才智才能參透,其實只要用虛心接受教誨的心態,就能領會佛法。

佛法本來面貌?

佛法不是以釋疑為目的,而是放下對疑難執著的心性:解除疑心。

佛法不向外求(外境),但也不向內求(內性),而是向「求性」觀。觀到「唯求」的境地,便能體認「求性」無所執染,則證得一種淨性了~

眼前的人,是因為我今身為人,而觀作是人。若我今非人,則眼前者,該當是何?

或許眼前者亙古自今如如不動,是我自性緣起生滅法,而有人事物或諸相啊!

關於研習佛經學佛法

閱讀佛經來學佛法,一定要知道一件事:

《法華經》諸佛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釋迦牟尼佛為了教化五濁惡世的眾生,所以順應我們的根性,循循善誘,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開示佛法。例如先善誘眾生成就阿羅漢,其實是不退轉菩薩,但又其實是佛陀。如來知見清淨,以佛陀意趣來講,教程一致無差別,且這過程真實無虛,例如佛陀並沒有教你成帝釋、當梵天這與一佛乘無關的階段。不過五濁惡世的我們生性計較執著,知見不清淨,從中質疑各種不合理之處,殊不知所謂不合理之處本身就不合理,無須執著,沒有修般若的人難以理解其實佛陀說法合情合理。

在娑婆世間,佛法是有階段性一階一階照過程走的,這個階段還沒修成熟時,無法理解怎麼有下個階段?但這個階段修圓滿了,自能體會到其實這個階段就是下個階段,而不是真有兩個階段。例如世間盡是惡人,所以躲起來,獨善其身求出離世間,這個階段很難體會為什麼要渡化頑劣的眾生?但出離境地圓滿了,不再有世間皆惡人的執著,因為三界唯心所現,於是又回頭利益眾生。同樣情況又發生在菩薩無法理解如來的境地,但菩薩境地圓滿後,畢竟萬法唯識所變,於是轉頭為眾生示現無上真實義…如是種種,並不是往下一階段走,而是這一階段的延伸,只是順應人類習性,在未得三明六通的有限知見下,稱之為下個階段。

所以,佛法是不能執著的,每個階段性有每個階段性的機緣成熟,隨時要放下這個階段往下個階段發展機緣。

除此之外,如阿彌陀佛,依極樂世界眾生的習性開示佛法,各種階段性與我們不一樣,而且不是我們五濁惡世眾生根器所能思量的。所以佛法有意趣難解之處,既然是如來宣說,唯有從如來清淨知見方能通曉,於是我等眾生機緣未熟時,方便諸佛隨宜所說便是,不宜妄加揣測臆度,錯解其義。

談金剛經

金剛經的應云何住和云何應住

在「善現啟請分第二」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在「究竟無我分第十七」須菩提又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看起來很像同樣問題答了兩次。

其實前面問答的內容是「人無我」,後面是「法無我」,即《楞伽經》的「人法二無我」,所以看起來重複,給人的啟發性不一樣。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因為,釋迦牟尼是根據各種法、每種相,彰顯其佛性,若今天天主教徒或基督教徒能問釋迦牟尼解脫之道,釋迦牟尼也是從天主教義或基督教義可取之處,彰顯他們的佛性所在,而不是抹滅不可取之處那種挑三揀四沒意義的東西。

現在我們如果說釋迦牟尼說了法,通常是說我所閱習的這些經文記載才是佛法,等於佛法的範疇只限於佛教本身。但眾生皆有佛性,亦即形形色色的人都存在其佛性得以彰顯。釋迦牟尼當時只是以印度盛行的教法彰顯其佛性,並不表示其他教法便無有是處、全盤悖離佛道、只能用梵天修行者範疇的思維來思考佛法。所以來世的我們,習慣以二分法說:「佛陀說的是法。」通常表示沒說的就不是。

這便是我所認為的謗佛。

不拘限於範疇才符合空的特性,才能靈活通達佛法,能不分別「有」與「無」而站在本質一致的立場來彰顯佛性,我認為那才是佛法。

談惠能與神秀

南能北秀

大家都聽過中國禪宗六祖惠能的故事,《景德傳燈錄》是這麼寫的:

師(弘忍)知付授時至,遂告眾曰:「正法難解不可徒記吾言持為己任,汝等各自隨意述一偈,若語意冥符,則衣法皆付。」

時會下七百餘僧,上座神秀者,學通內外眾所宗仰,咸共推稱云:「若非尊秀疇敢當之。」

神秀竊聆眾譽不復思惟,乃於廊壁書一偈云: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遣有塵埃

師因經行忽見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讚歎曰:「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

其壁本欲令處士盧珍繪《楞伽變相》,及見題偈在壁,遂止不畫,各令誦念。

能(惠能)在碓坊忽聆誦偈,乃問同學:「是何章句?」

同學曰:「汝不知和尚求法嗣,令各述心偈。此則秀上座所述,和尚深加歎賞。必將付法傳衣也。」

能曰:「其偈云何?」

同學為誦,能良久曰:「美則美矣,了則未了。」

同學訶曰:「庸流何知,勿發狂言。」

能曰:「子不信耶,願以一偈和之。」

同學不答,相視而笑。

能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能自秉燭,令童子於秀偈之側寫一偈云:

菩提本非樹 心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假拂塵埃

大師後見此偈云:「此是誰作,亦未見性。」

眾聞師語遂不之顧。

逮夜乃潛令人自碓坊召能行者入室,告曰:「諸佛出世為一大事故,隨機小大而引導之,遂有十地三乘頓漸等旨,以為教門。然以無上微妙祕密圓明真實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葉尊者,展轉傳授二十八世。至達磨屆于此土,得可大師承襲以至于吾。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而付於汝,善自保護無令斷絕。」

五祖弘忍將衣缽傳給惠能後,禪宗有南宗惠能和北宗神秀兩脈,教法有南頓北漸之說。

這表示神秀也扛起禪宗的法脈,甚至教法範圍從長安到洛陽兩京城,而且是武后、中宗、睿宗的皈依師,有「兩京法主、三帝門師」之稱,在當時聲勢不下於惠能。

可見神秀是真的也有修為,才能達到如此聲勢。

高僧神秀

從《六祖壇經》就能知道惠能是千年一遇的得道高僧,禪宗衣缽傳到惠能就不用再傳了,因為光靠惠能一人流傳下來的教法,就足以教化千年眾生了!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神秀也是得道高僧,他的偈其實不簡單。

惠能的偈其實是在說法,所以大家看得懂、聽得懂,心有所悟,深感佩服,覺得這首偈寫得太精采了!同時覺得神秀的偈被比了下去,不再去理會那偈的涵義。

而神秀的偈並不是在說法,是在向弘忍描述自己的境界,已經達到「身是菩提樹,用來滋長佛法。心如明鏡臺,拿來映照佛法。」的修為,這跟寫說自己今天過得很好一樣,沒什麼好精彩的。

然而,仔細一想的話,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是那麼容易達到的修為嗎?身是菩提樹,自然不是我,心如明鏡台,自然沒有執,神秀是在描述自己沒有我執的境地啊!

有這修為,偈的接下來就是關鍵了!既然身心都不是我、無所執,那誰來「時時勤拂拭」?又為什麼「莫遣有塵埃」?可見神秀也懂「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的道理,所以才能達到身心無我執的境地。

神秀的偈不只前兩句描述自己的境地,後兩句更證明自己的境地、也懂得如何帶眾生同往那樣的境地,所以神秀可是得道高僧啊!

只是每個人習性不同,從偈來看,神秀是無所說、以身作則的類型。這類型與其說適合繼承達摩的衣缽,不如說比較適合繼承釋迦牟尼的衣缽吧?我想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弘忍選擇付法于惠能,其實不表示神秀未得悟、未證道。只能說惠能比神秀更適合繼承達摩的衣缽,反過來說神秀比惠能更適合繼承釋迦牟尼的衣缽。

南頓北漸

神秀的漸悟法門,在在處處彰顯眾生皆有佛性,其實不管主持哪一宗,都無違和。

相對而言,惠能的頓悟法門,就是專為禪宗根機的人所設,放在某些宗派,難免有違和之處,不容易受用。

頓宗在後世大放光彩,搶走漸宗的風采,但大家卻忽略一件事,不是每個人都能「頓悟」,結果又不把「漸宗」看在眼裡,沒能受用「漸悟」的法益,相當可惜啊。

希望我們後世之人,不只宣揚讚嘆六祖惠能,也能宣揚讚嘆神秀真是得道高僧!對這樣得道高僧所教的「漸悟」法門也應加以了解,或許能頓悟的沒幾個,但能漸悟的多好幾個不是嗎?兩京法主、三帝門師,不會沒道理的,漸悟法門必有受用之處。我們後人不該尊此貶彼,而是應機受用,能頓的頓,該漸的漸。

惠能見性

在《六祖壇經》,惠能還有這麼一段故事,他出完偈後: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我認為五祖弘忍擦掉這偈是有道理的!惠能出這句偈時,還未明心見性,別忘了他是受付弘忍衣缽時,聽師父傳《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明心見性: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何期…何期…」不正是神秀自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修為與境地嗎?假若真是如此,神秀悟道,只是沒那麼透徹,而惠能沒有,卻出這偈,那就像挑偈的語病而寫出來的,自然是要擦掉。

這有點像阿羅漢自述境地,和尚不知道,還對他說法,是有謗法過失的。

或許此時的惠能,連神秀的偈是在自述境地也不知道。唯有同樣修為與境地的五祖弘忍,看得出來神秀想表達的是什麼。不然惠能不會下這樣的偈,而會下相互輝映的偈,且光芒更勝才對。

當然,以上描述的惠能,只能說是臆測。但在在證明,神秀當時的修為並不簡單,已經是高僧了。

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以病狀來舉例的話,就是:「苦的症狀、苦的病因、治療對策、實施醫療。」醫生確認病患的症狀,醫生診查症狀的原因,醫生找出診療的做法,病患配合實施。

關於四聖諦的架構,有些人會問,為何不是「苦集『道』滅」,而是「苦集滅『道』」?既然修過「道」,就應該「滅」了,才符合邏輯不是嗎?為何卻是先滅了再修道?

真的是古傳的苦集滅道才對:「醫生了解到病人的症狀→醫生診斷出症狀的原因→醫生找出診療的做法→病患配合實施」亦即這只是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因此是苦集滅道,不是苦集道滅。

「滅」是「使病癒」,也就是把病佉除!但「沒病沒痛」不能涵蓋我們健康以後的生活情況。比如說,我們把「感冒」治好了,但「治好感冒」並不能實際描述健康以後的生活,應該有其他描述性說法才對,例如覺得食慾強東西變好吃、反應好行動變輕鬆之類,這才叫實際感受到的健康生活。

因此,我們把感冒治好,並不是只為了「沒病沒痛」而已,而是為了「過正常的生活」。如果是「道→滅」,那變成人生最終目的只是「沒病沒痛」!所以「滅→道」才是正確的,我們是只是在過正常生活時突發病痛,所以把突發症狀找出來給治好。

佛法亦如是,拔除眾生苦惱,但不能涵蓋彼岸的意義。如果是「道→滅」,那渡達彼岸後,等於停在岸邊遠矚著對岸,感嘆過去種種,目的只是渡過這條河。「滅→道」才能表示渡河是個過程,上岸後繼續走最後一段路回到家了,才是真正的目的!

最後,醫生診斷病症時,雖然希望你恢復健康,但他不會教你說病好如何享受生活,因為他的任務只是針對病情告訴你該怎樣把病治好;佛陀渡化眾生也是如此。因此《金剛經》說:「實無有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你能過健康的生活了,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前醫療的過程,只是幫助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已。不能將醫生的醫療結果視為健康的生活情況,也不能將佛陀的渡化視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末法時期的應對

什麼是修行?

研究佛法不等於修行!讀經學佛,只是在觀念上、知見上,了解正確的方向,頂多稱為善知識。實際修行,才能在行為上、習氣上,進入正法的狀態,堪稱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阿羅漢、菩薩等佛弟子。

那什麼是修行?或者說怎樣修行呢?就是讓自己養成不分別、不執著的習慣。這習慣是漸漸由淺至深養成的,不是一蹴可及的,所以修行是有程度上的功力深淺。

佛法其實就是要幫助你對一切有為法不起分別、不加執著的善知識,也就是幫助你踏實修行,因此修行是很重要的!讀了佛經、學了佛法,就要用在修行中,增強你不分別、不執著的功力。如果你只是學問上精熟佛經,行為上卻這也分別、那也執著的,沒半點修行功力,那基本上就白讀了。

你很難第一天就對一切有為法不分別也不執著,但幾週過去、幾月過去…一年下來,你會漸漸少分別少執著,這就是修行的過程與成果。直到完全不分別,就是菩薩境地,完全不執著,就是阿羅漢了~

要修就修阿羅漢

我們漢傳大乘佛教在信仰菩薩的同時,就貶低小乘的阿羅漢,不屑成為阿羅漢,實在是罪過。

佛陀十號之一有阿羅漢(應供),但沒有菩薩啊!你可以用阿羅漢指稱佛陀,但不能用菩薩指稱佛陀,你說是阿羅漢大?還是菩薩大?七地以上的菩薩,也是阿羅漢倒駕慈航來的,菩薩就是不只自己了生脫死,還要度眾生的大阿羅漢,你能說要修就修菩薩,不要修阿羅漢嗎?你不修阿羅漢,圓寂後還在那邊六道輪迴,是要以什麼法身跟菩薩一樣度眾生?這樣叫修什麼菩薩,你什麼也沒修:「要修菩薩,就是修阿羅漢,然後再倒駕慈航度眾生。」

很多佛咒,在祈請佛陀時,也都有阿羅漢的咒音「阿羅訶帝」來呼喚佛陀,這樣你還不明白阿羅漢究竟有多偉大嗎?跟佛陀一樣比菩薩大!阿羅漢就是六道眾生所能修的最崇高境地了,釋迦牟尼一生教法都是教你怎樣修阿羅漢,沒有別的,菩薩只是在修達阿羅漢後,再告訴你可以倒駕慈航度眾生,然後像祂自己一樣成佛廣度眾生。當然,這倒駕慈航,確實可以說就是更高深的菩薩教法!但就像釋迦牟尼成道之初,直暢本懷說華嚴一樣,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都聽不懂、無法受教,所以釋迦牟尼一生教法,都是教三界眾生修阿羅漢,超脫三界了,再來領受唯有諸佛乃能知之的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因此,三界眾生能做、能修的,就是阿羅漢,不再淪為三界眾生。只要你還是三界眾生,就別說什麼要修就修菩薩不修阿羅漢,你所信仰的菩薩,要阿羅漢才有辦法修!所謂更高深的菩薩教法,其實也可以說是更高深的阿羅漢教法。

所以,專心修阿羅漢就對了!一到六地菩薩教法,其實就是在修阿羅漢(七地菩薩)的教法。我們所信仰的菩薩,都是八地以上,倒駕慈航幫助眾生都能度達阿羅漢彼岸,不是讓你不屑阿羅漢,那等於不屑菩薩法身一樣。你不如實照釋迦牟尼教誨,收攝六根修阿羅漢,然後不屑釋迦牟尼這些教法,放縱身心說自己要修的是廣度眾生的菩薩,呵呵,是不是搞錯什麼了?

安貧樂道

安於貧窮,有助於探究身而為人的意義。

意義不分大道、小道,反正都能陶冶心性,保持安穩的性情來為人處世。

道不分大小,所以學佛也好、讀古聖先賢也好、看電腦書也好、畫漫畫也好、收看電視劇也好…找與世不爭的事做,便能了解做事的自我,其實是怎麼回事。不像汲汲名利的人在生命中迷失自我,就都是道。

身而為人,不是為了追逐名利,導致名利掩蓋了你的實際樣貌。而是為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原來在名和利之外,人類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我不求菩薩

學佛是接受佛陀的教誨,做到讓自己不貪、不嗔、不癡,人生就會過得很快樂!學佛不是祈求菩薩讓你如願貪、嗔、癡三事,因為菩薩根本不可能讓你如願,只會越學越痛苦~

別人我不知道,就我來講,求菩薩根本沒用,所以我不再求菩薩讓我發財、讓我健康、讓我如何如何,我只向佛法求智慧!

或許別人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以能感受到菩薩有求必應,但我不是,所以我從未靈驗過;財神廟倒是很靈驗。就我自己遭遇來講,至心求菩薩幫忙解決問題,難度就跟努力讀書考上台大一樣:「早知道這麼難,智商才 71 的我就不讀書、不是善男子的我就不求菩薩了!」與其浪費時間求菩薩如願,不如在菩薩跟前好好修行,修到跟菩薩一樣不貪、不嗔、不癡,雖然沒能解決問題,但能不為問題所苦~

求不得苦是靠佛法解脫,不是靠菩薩如願求得。如果求菩薩就能擺脫求不得苦,那娑婆世界其實就是淨土了,再也不必為了痛苦而煩惱…多麼令人嚮往的境地!可惜並不是,這世界一堆人跟我一樣,連求菩薩如願這件事都求不得,苦啊!所以老實修行就好,不要再求什麼了。修行不難,就是依釋迦牟尼四諦教法,循八正道,滅苦集,比難度跟考上台大沒兩樣的「求菩薩如願」要簡單多了…或許善男子、善女人那群高材生覺得簡單,但我就是覺得難如登天。既然有難度,就表示不是很大眾化的教法,四諦教法要大眾化多了!

戒、定、慧

我是這麼知解的。

戒、定、慧三者是一樣性質、相互平等的,而不是漸次演生的。亦即不是守戒而生定,禪定而生慧。戒、定、慧三者本來就是我們的面貌,只是墮於貪、嗔、癡,而不知本來就有這個面目。

所以三者齊修齊用,並不是有了定就不需要戒,有了慧就不需要定,三者各有其對治的方向,不是有了慧就有定,有了定就是戒。反而比較像倒過來,戒是身戒,定是行戒,慧是心戒,三者其實都是戒,都是規範你行為處事的法則。

當我置身世俗,便能從持戒獲得清淨法喜。當我事行塵勞,便能因禪定獲得清淨法喜。當我思心善惡,便能秉慧性洞察善惡皆客塵,不隨兩種極端去偏執,不執著如是夢幻泡影等有為法,而獲得清淨法喜。

所以戒、定、慧的慧並不是佛智,不是漸次演生到慧,就開悟成佛。慧就跟戒一樣、也跟禪一樣,是用來規律自己的儀律而已,地位跟禪跟戒一樣平等,都是佛弟子修身養性的工具,沒有比較殊勝。

但生為三界眾生,本來面目就是戒、定、慧,因此不能說慧不是佛智,就不修此三學了!因為還其本來面目這件事,便是佛事,還得清清淨淨,方能顯現佛智。

光看佛經,觀念有了,但沒有戒、定、慧三者齊修齊用,就只是在原地踏步,沒有腳踏實地行走在學佛的路上,往目標邁進。但有戒、定、慧的關係,我們末法時期眾生研讀大乘佛經後,就能如實修行了!

所以修行很難嗎?不難,因為有戒、定、慧,奉行這三學就是在修行。

所以戒、定、慧三學不重要嗎?重要!因為末法時期眾生,身邊沒有佛陀也沒有阿羅漢教導我們如何修行,但奉行戒、定、慧就是修行了,而這三學是末法時期的我們能做到的善巧方便,當然重要。

隨犯隨制

我等有漏眾生務必持戒,不然無以師事。然而,我等眾生有漏是既定事實,再怎麼守戒,也不可能做到無漏,所以有毀犯時,懺悔、改過就好,不要因此懊惱、煩惱,甚至認為自己犯了滔天大罪,這一世不可能修成正果,那就本末倒置了。

其實,釋迦牟尼成道後的十二年,對於戒律只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乃過去七佛通戒。後來才制定各項戒條,而且是隨犯隨制,不是一時頓制。確實有一時頓制的菩薩戒,但聲聞戒是隨犯隨制,所以,現在這些大小戒條,過去釋尊弟子也有人犯過,還不是都證得聖果!所以我是這麼知解的,大小戒條不是要你完全不能犯錯用的,而是有錯時知道這樣不對,然後從中檢討自己不足用的!用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態度去面對,讓自己更成長,而不是看得很嚴重,覺得自己很糟糕,不配修成正果。

為了不讓弟子裝傻說不知道什麼是諸惡莫作,於是制定大小戒條,因此大小戒條的地位,就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個字一樣,你犯了這八個字有什麼好罪不可赦的?持戒不要持到否定自己,我們要檢討與懺悔過失,督促並肯定自己事後能做得更好。別忘了我們是末法時期眾生,願意守戒就是積極向善的莫大力量,能做多少是多少,努力去做,肯定自己,而不是自己把自己打入地獄深淵。

戒是助道品,不是究竟法,不然清淨如梵天,就是究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了!但梵天不是佛陀、不是阿羅漢~

然而,梵天確實比我們契法,大多梵天是一生補處,離究竟不遠了!所以我等末法眾生要努力持戒,守幾分戒,就有幾分助道力量;藉由持戒,讓身心清淨,方能契得究竟法!只是我等眾生有漏是既定事實,不可能跟梵天一樣無漏,因此守得 99 分的戒,就用這 99 分的助道力量好好修行,而不是靠夭自己毀犯 1 分的戒,反倒無法好好修行。

對眾生要慈悲,對自己也要慈悲,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嚴重。真正嚴重的是不再守戒、不再學佛,既然你願意持續持戒、願意繼續修佛,就不需妄自菲薄,你明明就是很棒的佛弟子!

外在環境與內在環境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

《地藏菩薩本願經》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觀自在菩薩章》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恐怖。滅除障難。正念現前。

除非心理變態,不然正常心理的人,你給他「家屬資具、悉皆豐足」的居住環境,令生活沒有障難、煩惱,自然不會起惡念,只有正念。

這也是為何學佛有成的人都希望往生清淨佛土,因為清淨的話,不只沒有痛苦,也沒有欲樂,惡念無從生起,連善與惡的比較都沒有,只有菩提。

而五濁惡世的我們,往往為了求生存起惡念,怎麼辦?除了締造美好的生活環境,少障難外,還有一種環境是內在的,也會影響人的善念惡念,那就是「習氣」。

習氣不好的人,稍有障難就起惡念為惡,習氣好的人,災殃連連也不起惡念為惡。

習氣跟環境一樣,是可以美化改善的,使障難現前了,也能安住於習氣中不為環境動搖,不逐境而生善惡。

事實上,修行人修的就是習氣,把習氣打理好,讓內在有個美好的環境,並安住於習氣中,不受外在環境動搖,不起惡念。

遇性惡之人,遠之,莫勸

「娑婆惡眾,固執成見,志性仇他,剛強難化。不若菩薩,心意柔和,志常賢善,樂法知法。是故弟子不與說法、不與說善,造身語意業。除非善男子善女人問。」

不只不向性惡之人說佛法的事,也不勸惡人友善,因為這種人剛強難化,跟他有所互動,往往因果就跟造了身語意業沒兩樣。所以要避而遠之,跟這種人牽扯,就像置自己於殺盜淫諸行沒兩樣,跟這種人說話,感覺就跟吃肉一樣犯戒,往往沒有好結果,甚至落得自己沒好下場。

末法時期,娑婆世界仍有善男子、善女人,也就是主動學佛、修法、守戒、向善的人,這樣的人當然就互相友善,共同締造人間淨土。而那些顯然不是這類的人,就完全不要跟他互動,一句話都不要跟他搭上。

遇到性惡之人,明明知道他錯,也不該去跟他說佛法的事,連勸他向善都不要。因為有成見而仇他的人,是非常難改變自己想法的,他已經跟著魔沒兩樣,要他放下成見與仇他,對他來說就跟否定自己的存在一樣,是會反擊的。

這種人,默默的私底下念佛讀經迴向給他,為他種下善根種子就好。避而遠之,以免身語意造業。

有些佛寺的出家人,除了阿彌陀佛四個字外,是不能對人說話的。我深深覺得這真是上好的戒律!我當以此律己,盡量不要和非善男子、善女人的眾生多說半句話,因為往往都是造諸口業。